×

校名


校徽


校徽设计说明

创意核心“立如钉,行如鸿”的精神。

整个图形外圆内方,寓意天圆地方,内方由螺帽六边形构成,体现“螺丝钉”相互固定、支撑、协力的精神,寓意学校培养爱岗敬业、胸怀全局、开拓进取、甘当人梯的螺丝钉精神人才。

向上飞翔的鸿雁代表远大、团队、合力、助人、助己,寓意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团队合作、友爱互助。

标准色采用象征智慧、理智、希望的蓝色和象征诚恳、沉稳、考究的灰色。



标志图形与标准字组合



校风校训(释义精简版)

一、轻纺精神:精工尚美

精工:倡导工匠精神,体现了学校重视对接职业领域、尊重专业化发展规律,精心打磨技艺、养成技能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思路。

尚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崇尚,引导师生在工艺、修养、心灵方面全面追求美、展现美、创造美。号召“尚美”,即为呼吁境界提升,体现了让美植根于师生心中、让美成为学校风气的文化导向和愿景引领。

二、轻纺校训:纺古织今 兴业怀民

纺古织今:一方面契合并突出了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校名中的标识元素和专业方向特色,另一方面表达了学校带领全体师生将整体办学事业历程和全部的教育生涯、职业生涯中的实践活动汇入到历史洪流并力图有所贡献和创新的格局。

兴业怀民:深刻反映出学校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履责担当,突出强调了学校对轻纺类职业院校功能职能和社会责任的体认。

三、轻纺“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1、校风:乐业好学致远

乐业:将自身兴趣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对所选定的事业或学业心无旁骛地积极投入,保持热爱,不断攀登,追求卓越。

好学:强调轻纺师生应具备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谦虚开放的学习态度,传承、创新知识和技能。

致远:表达了对学校事业、全体师生矢志不渝、持之以恒、跬步千里,不断自我超越,终将达至学校办学和个体发展之臻境的寄望与期盼。

2、教风:师表 匠心 树人

师表:指“师表风范”,谓教育者遵循为人师表的深层次规律,在德行、学识和专业方面为学生立范,其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会得到尊重和传承

匠心:即“师道匠心”,“将“精于工,匠于心,品与行,名于世”的“工匠精神”与教师职业相结合。一方面体现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的职业性质,鼓励“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向;另一方面意指教师应怀有超越技术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世界的探索和对教育的热忱。

树人:即“立德树人”,这是教育根本任务对教师从事教育实践提出的要求和教育者的首要职业承诺。

3、学风:修德 强技 求真

修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即道德,在现代指的是核心价值观的遵循,修习德行是学生要学的第一堂课,只有懂仁义礼智信、坚守忠孝信勤和,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道德品行。

强技: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的育人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一项技能,更要精一技之长,强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求真:意为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都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追求技艺的尽善尽美,弘扬工匠精神。


楼宇命名

 一、中心广场:启航广场

将广场命名为“启航”,传承了刘长卿诗句中重整旗鼓,迎风而上的进取精神,也蕴含着对校园建设蒸蒸日上的祝福。

二、1号教学楼:成蹊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桃李”本身的朴实无华定位出学校教师朴素、真诚、默默奉献的形象与教育精神,更赋予学校教学建设以内部纯真的教学文化和不断完善的品质吸引莘莘学子勤奋向学的内涵。

三、2号教学楼:英乐楼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英才与家庭幸福、立身正直同为君子之乐,蕴含着对高尚的师风师德的追求,以“英乐”命名教学楼,更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观。

四、行政办公楼:正行楼

“其身正,不令而行”,当政者本应两袖清风,身正如松,行政文化的清廉需要每一位教师谨言慎行,修身齐家,让“正形”之风在校园盛行,行为学范,让每一位师生都以“正行”为自律的目标。

五、经贸大楼:经世楼

以学理事,经国济民,以“经世致用”作为经贸大楼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学以致用,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六、艺术楼:艺工港

港湾,代表着温暖的归属地,可以让人才聚集于此,安心地追求艺术的精工细作;艺工代表艺术工匠,与学校精神相呼应,追求艺术领域的工匠精神。艺工港,也是工艺美术学子的精神家园,他们读书期间在此惺惺相惜、砥砺精进;毕业后,无论走多远、飞多高,艺工港永远是他们可以归省休憩、激发灵感、汲取力量、再行出发的港湾。

七、服装大楼织锦湾

锦为我国传统织物中最高端品类,源自中国的古老纺织技术,“织”与服装学院功能一致,寓意在这里,各种织物都能经由服装人之手获得新的艺术生命。

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大楼:智能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当今社会的前沿学科,代表科技与创新,代表海量数据与先进模型,“智能”对应其学院功能,智能化时代下,更凸显其学科价值;“屿”一词寓意与其他学院连接,体现了体现了校园文化表达的整体呼应性和楼宇名称的系统连缀效果。

九、食药学院大楼及实训楼:药食楼、同源楼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正所谓药食同源,食也,药也,二者最初并无绝对的分界线。《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神农尝遍百余种草药,济世救民。以“同源”命名,不仅为铭记药学历史,更蕴含对食药学子美好期盼,希望学子不忘医者精神,脚踏实地钻研,精工良药济世。

十、机电学院(1.2.3栋):兴工楼、兴业楼、兴创楼

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是几代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一五计划第一辆自主制造的小汽车,从工业基础薄弱、受制于人到如今钢铁巨龙蜿蜒纵横、嫦娥天宫可揽月,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正领跑世界。机械制造既是传统产业,也是工业化强国的关键。以“兴工”“兴业”“兴创”命名,希望广大机电学子肩负“兴工报国”的使命,扎根车间肯钻研,以实业兴国,以创新兴国,为“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贡献力量。

十一、食堂(1栋、2栋):有味堂、清欢堂

苏轼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言“人间有味是清欢”,蕴含高雅的意境和诗意美,从中撷取“有味”、“清欢”两词命名食堂,“味”不仅指菜肴美味,更是以味为媒,提倡追求食物的本真,追求极致与简约的平衡;“清”既含“清真”之意,与其他食堂区分,又暗含倡导质朴简约、爱惜物力的导向。一顿好饭为此时,人间有味是清欢,希望师生在这里能品味美食,感受家的温暖。

十二、架空层(学生社团):凌廊

“少年当有凌云志向,万里长空竞风流”,“凌”字在这取架空的建筑之势,与学校标志的“鸿雁”高飞之意向呼应,意指社团中的学生有凌云之志,可骋千里;同时,凌廊与“琳琅”音近,寓意学生社团各具特色、“社”彩缤纷,能让学生们各展所长,多元化蓬勃发展。

十三、图文信息中心:图信院

结合图文信息中心电子化图书资料服务和管理功能、数据咨询集散的功用特征而拟定,使人更加直观清晰地明白该楼的用途。

十四、学生公寓
1、男生公寓(共10个)

朗字的本义是光明、明亮、清晰,它代表着光明的未来和充满希望的生活。在古代,人们常用“朗朗乾坤”来形容天地之间的广阔和光明,也用“朗朗乾坤,无所不通”来形容人才的博学多才和广博的知识。朗字寓意智慧、博学和光明。“朗”字与“郎”音近,寄托了对男生顶天立地成长、修养阳刚勇德的期望。

朗俊:“俊,材千人也。”本义是指才智超群,也引申表示容貌美丽、美称。以“俊”命名充分表达了对学生杰出、俊美、清朗的美好祝愿。

朗逸:“逸”字有“超越、超群”之意。以“逸”命名代表了表示生命、生活和希望,代表了奔放动感的生命力量与乐趣横生的生活形态,蕴含了对学生潜力的无限希望和美好祝愿。

朗明:“明”本义指光明,有“明智、明慧、明快”之意。以明命名代表了一种从内心深处迸发的生命潜质,以及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进的激情与动力。

朗清:“清”字寓指明白、清正廉明、纯洁之义。朗清寓意独立、富有魅力,也寓意思维敏捷,能力卓越。

朗乾:“乾”本义指上出,即健进,有“天地”“太阳”之意,太阳代表着希望、治愈和温暖,向阳而生、不失光芒。以“乾”命名则是希望学生胸怀广阔、积极进取,能散发太阳一般照耀大地的光热,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朗坤:“坤”本义指大地。土地在人们心中代表着生机、无垠。以“坤”命名则是希望学生能拥有大地一般厚德载物的能力,孕育无限可能性的生机,包容一切的宽阔心胸。

朗宏:“宏”本义指房屋幽深而有回响,后引申为广大、广博、高远、发扬等意义。以“宏”命名代表了对学生博学多才、建功立业的期望。

朗达:“达”本义为通达无阻,引申为到达、通晓、明白、豁达等意义。以“达”命名代表了对学生豁达大度,活泼开朗的期望。

朗适:“适”主要取用“往、至”之意。 “路虽远,行将至”,以“适”命名,带有“男儿当有凌云志”的嘱托,希望学子树立远大志向,意气风发,为理想拼搏,有所作为。

朗阔:“阔”本义指广阔、开阔,后引申为才思敏捷。用“阔”命名表达了对学生心胸开阔、前途广阔的美好祝愿。

2、女生公寓(共10个)

“华”为“花”的古字;另外,华,象征光辉、生华,引申意为精华、美丽光彩、繁荣。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承载期望女生精致典雅,沐浴光辉,向阳生长而绽放多姿多彩人生魅力的美意。

芳华:“芳”本义为香花,后被引申出茂美、美好年华的意思。以芳华命名一方面表现了学院女生青春洋溢的群像特征,一方面寄予了对女生珍惜年华,焕发光彩的期望。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也指春光;常被用来喻指美好的年华,特别是青年时期。“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饫尝青春之甘美。”以韶华命名,有劝导珍惜韶华、惜时进取之意,也包含学习生活如沐春风、幸福愉悦的祝愿。

锦华:“锦”本义指有彩色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后用来代指美好的事物。锦华象征着美好和光明的形象,也有对女生拥有锦绣前程、才华出众的寄意。

风华:指风采才华,雅丽,优美。可构词为“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样子。代表了学校女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茂华:“茂”本义是指草木旺盛,引申之又可指盛,美,优秀。以“茂华”之名,寓意女生光彩繁盛,寓意轻纺教育欣欣向荣。

美华:“美”字的本义是指味道鲜美,后来引申为指其他东西或人的美丽、美好。在指人时,特指容貌、才德、声色、品质等方面的出众动人。“美”与“华”并用,取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

雯华:《应州宝宫寺大殿》中有“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雯华”本义为彩云,含美丽而有文采之意,取其意命名女生宿舍楼,寄予女生珺璟如晔、雯华若锦的期望。

昭华:《陈书·高祖纪下》中有“景候昭华,人祗允庆。”“昭华”有美好、美玉之意。取美好、美玉之意命名女生宿舍楼,表达了对女生光明美好,如美玉般无暇的美好祝愿。

佳华:“佳”字指美丽、佳丽、佳人,有美好出众之意;“华”字指精英、繁盛,寓意青年才俊、年轻有为。“佳华”二字寓意卓越的能力和美好的形象,表达对女生独立自信、秀外慧中的美好期盼。   

悦华:“悦”有拭除、解脱而后释然之意,指高兴、愉快,代表女生青春洋溢、乐观自信的状态。“悦华”二字表达了对女孩们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中能始终快乐成长、无忧无虑的祝愿。


报告厅(共6个)

图书馆一楼:苏芳厅-1号厅

苏芳,色源自苏木、苏枋,是重要的红色染料,来源于苏芳木的染料颜色。也像是红豆色。

图书馆二楼:辰砂厅-2号厅

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是一种棕红色,色彩鲜艳的彩石。辰砂的颜色深沉而不压抑,是明秋之色,和秋天枫叶的颜色相近。

二教一楼:竹青厅-3号厅

竹青,是非常清新的色彩,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颜色。竹青这个名字,如同本身的颜色一般,给人清丽明亮的感觉,赋予了名字生机,总让人联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之景。

二教二楼:薄柿厅-4号厅

薄柿,是用柿漆染得的淡柿色。薄柿色就像是尚未成熟垂挂于枝头的柿,正等着谁家巧织女素手采摘做染料。

一教二楼:月白厅-5号厅

月白,简而言之就是如夜晚明月的蓝白色,颇具风雅,给人皎皎如明月之感,月白并非纯白色,而是白中带点淡蓝,素色中透点青色,一提到这个名字,映入眼帘的便是宁静的夜晚,微微泛出清冷气息的明月,多了分月凉如水的意境。

一教一楼:落栗厅-6号厅

落栗,一词从字面上就能让人想到秋风中一颗一颗掉落在地的栗子,落栗即深棕色,像熟了栗子壳那样的颜色。

这6个报告厅的命名分别取自六种中国传统颜色名称,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文化涵养,同时也和学院专业特色相对应。


校园景观命名(一湖一廊四园四亭)

一、一湖:文泽湖

文泽湖它不仅是学院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轻纺学子心中的文化圣地。文泽湖得名于“文以载道,泽被后学”的寓意,“文”字代表着文化与知识,象征着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学子们对知识的追求。“泽”字意为水聚之地,象征着湖泊的广阔与深邃,同时也有恩泽、润泽之意,寓意着学院像湖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位学子,助其茁壮成长。“文泽湖”既体现了学院的文化氛围,又描绘了湖泊的自然美景,二者相得益彰。寄托着学院对学子们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期望。湖水碧波荡漾,四季如镜,倒映着周围的绿树红花,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湖边小径蜿蜒曲折,是学子们晨读、散步、交流思想的绝佳场所。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文泽湖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轻纺学子的成长与蜕变。它用一湖碧水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它不仅仅是天鹅栖息之地,更是一个可以供人们欣赏艺术、感受自然、交流思想的地方。天鹅作为湖区的主体元素,不仅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纯洁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象征着艺术与美的完美结合。天鹅在悠然自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为学校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

二、一廊:锦绣廊(清欢堂门口)

锦绣廊,“锦绣”二字,通常用来形容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丝织品,象征着美好、华丽与丰富。在这里,“锦绣”不仅代表着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氛围,更寓意着学子们在这里所接受的教育如同精美的丝织品一般,细腻而精致,充满着无尽的知识与智慧。

三、四园

1、清风园(经济贸易学院对面)

“清风园”寓意着学校倡导清廉正直的品格,如同清新的风一般,吹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象征着师生们共同营造的廉洁、纯净的学习氛围,是培育正直品质、传承清廉文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清风拂面的舒适与愉悦,追求真理、崇尚廉洁。

2、艺萃园(艺术设计学院门口)

艺者,技艺之总称也,此指艺术学院之学子所习之绘画、雕塑、设计等诸般艺术。萃者,聚也,集也,取其荟萃英才、聚集精华之意,是艺术与自然、创意与灵感相互交融、汇聚的圣地艺萃苑,即艺术之精华荟萃之地,亦喻云南轻纺学院艺术学院人才辈出,艺术成果丰硕。

3、科广园(人工智能学院门口)

科广园位于学校智能屿前的园地,“科”字,代表着科学知识和智慧,而“广”字则寓意着广大、深远和无限。科广园的建筑寓意,首先体现在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传承上。它象征着学校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和对创新思维的鼓励。同时,科广园也寓意着学校对广大学子的培养和期望。它像一个包容万象的大家庭,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科广园的广阔空间,象征着学子们未来的无限可能,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实现自我价值。

4、华融园(艺术设计学院后面)

“华融园”之名,取自“华夏”之“华”,寓意着中华民族之繁荣昌盛;“融”字则取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古训,象征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和谐共生。“华融园”不仅是一处园林景观,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华”字代表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和统一,“融”字则彰显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精神。正如古人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和谐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永葆生机。

四、四亭

1、兴业亭(机电工程学院前面)

兴业亭,“兴业怀民”来源于校训“纺古织今,兴业怀民”,体现了学院以兴业为己任,怀民为心的教育理念。此名寓意着学院师生以振兴轻纺行业为己任,关心民生福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兴业怀民轩中,师生可以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关注社会民生,为实现学院的使命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2、方正亭(新篮球场对面、5栋旁边)

方正亭,作为校园建筑,其寓意着正直、公正和坚定的品质,正如“方”字所代表的形状,坚实而稳定;“正”字则寓意着正确、正直的道德取向。提醒着每一位师生,在求学和处事的过程中,要坚守正义,秉持公正,不偏不倚,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象征着学校对于品质教育的重视,鼓励学生培养正直的品格,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在“方正亭”的庇护下,师生们可以共同交流思想,探讨真理,共同成长。

3、饮和亭(食品药品学院实训楼门口)

饮和亭:“饮之太和,谓之道。”这句古语恰当地诠释了饮和亭的核心理念。其中,“饮”字直接指向了茶艺文化的核心——品茗,代表着在饮和亭中,人们可以品味到各种名茶,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太和”则寓意着和谐与平衡,象征着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平静,实现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旁边的食品药品学院实训大楼,则进一步强化了饮和亭的文化内涵。食品与药品的研究与茶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追求着健康、自然、和谐的理念。在饮和亭中,人们可以一边品味茶香,一边思考食品与药品的奥秘,感受茶艺文化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独特价值。因此,饮和亭的命名不仅是对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和谐、平衡理念的追求与体现。它不仅是轻纺学院内的一处文化景观,更是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品味茶韵、交流心得的绝佳场所。

4、和璟亭(艺术设计学院后面)


“和璟亭”之名,融合了“和谐”与“美玉”的意象。“和”字出自“和而不同”之古语,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璟”字则取自“玉璟”之意,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与辉煌。

“和璟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性建筑。在这里,“和”字表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强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与和谐共处;“璟”字则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正如前人所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标志性雕塑

一、云锦天章

“和璟亭”之名,融合了“和谐”与“美玉”的意象。“和”字出自“和而不同”之古语,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璟”字则取自“玉璟”之意,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与辉煌。“和璟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性建筑。在这里,“和”字表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强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与和谐共处;“璟”字则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正如前人所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云彩育璞

云南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著称,特别是其多变的云彩,常常成为艺术家们描绘的对象。“云彩”象征着变化、自由、梦想和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云彩的流动性和变化性可以被理解为教育的过程,即知识的传递、思维的拓展和个体成长的动态性。“育”即教育、培育,强调学院的核心职能——培养人才。“璞”指未经雕琢的玉,比喻人未受教育或受熏陶的状态。“育璞”指通过教育来雕琢和培育未成熟的学生,使他们成长为有价值的人才。“云彩育璞”这一名称将云彩和育璞两个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意着云南轻纺学院教育学院像云彩一样承载着梦想和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教育的力量来雕琢和培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同时,这也象征着学院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即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并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版权所有 ©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滇ICP备17007581号-1 云南网警ICP备案号 53018102000104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职业教育基地宁泊路54号 邮编:650300     院办:68661099   就业电话:65166804 招生电话: 65166794    信息技术中心:68696972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四史教育
教学科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