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
10月15日下午,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牵头组织安宁市第一中学、安宁实验中学三校师生赴学院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安宁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校外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旨在通过整合区域红色资源,打通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学段壁垒,构建“学段衔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展览馆内丰富的实物展品、历史文献与场景还原,构建起一个真实可感的历史空间,让抽象的“工业化建设”“艰苦奋斗”等概念变得具体而鲜活。来自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同一个历史场景中,基于各自认知水平展开思考:初中生被这些文物与场景深深触动,直观地感受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心中涌起对先辈的敬佩之情。高中生认为它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典型印证。而大学生则进一步思考如何将那个年代的“红色基因”“工匠精神”融入自己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追求。这种“阶梯式感悟”的学习体验,正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所倡导的“螺旋上升、循序渐进”育人理念的体现。
参观结束后,三校师生齐聚新村社区会议厅,开展交流分享活动。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学生代表表示:“作为轻纺学生,看到昆钢工人用双手建设祖国工业的壮举,更加坚定了我学好专业技能、投身制造强国建设的决心”。安宁市第一中学学生代表谈到:“作为共青团员,我将不忘历史,做红色文化的学习者与传承者”。安宁实验中学教师代表则从教学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将此类实践资源融入中学思政课堂的思考。此次联合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效实现了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
活动最后,云南轻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季斌同志指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工作是马院的重点工作,得到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在安宁市教育体局、中共安宁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党政联动筑牢了一体化的根基,今年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以轻纺特色激活了思政创新,使思政教育“活了起来”;学段贯通,育人链条“连了起来”;共建升级,长效共建“实了起来”,期待下一步与共建单位,聚焦教学科研协同破壁,利用好校地资源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新的产出,以轻纺专业之“梭”织就思政育人经纬。
下一步,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将加强课程共建、师资共育、资源共享,常态化开展联合教研、课程共建、实践教学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育人体系,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作者:罗 岚
初审:杨 晶
复审:季 斌
终审:高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