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跨域协同,共探康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成员单位专家莅临我校中康养产业学院考察交流
2025年9月29日,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成员单位专家莅临我校中康养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考察交流。学校副校长柏松、食品药品学院副院长代晓丽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王雪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双方围绕院校心理健康智能化下的“康养产业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校际跨领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成员单位专家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学校康养实训设施、教学特色及专业实践成果。此次交流以“服务人口老龄化战略,创新康养人才培养体系”为出发点,聚焦两大核心目标——其一,破解行业痛点:针对当前康养产业中“老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不足”和“康养从业人员心理压力疏导机制缺失”等问题,探索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解决方案。其二,整合跨域资源:依托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成员单位在“心理干预”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我校在“健康养老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推动心理服务与康养产业的跨界融合,构建“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
柏松强调,老龄化时代对康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照护技能,更需具备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复合能力。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与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的各成员单位共同探索‘康养+心理’协同育人路径,为行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经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双方围绕“身心健康”进行了详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晚年生活品质的结合,可以实现“心理”与“生理”、“干预”与“预防”、“特殊职业”与“全龄人群”的完美互补。
来访专家对学校先进的实训条件、贴近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原学术部主任刘晨教授表示:“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的康养实训中心真正实现了‘教学与产业无缝对接’。从智能康复设备的配置到‘校企双元’的教学模式,无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特别是‘智能康复实训室’中设置的心理沙盘,能让学生感知不同性格老人的心理需求。”
代晓丽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康养人才培养的规划和成效,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双方在特殊人群心理照护、社区融入、沟通技巧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推动我校产教融合迈上新的台阶。
此次交流不仅为我校与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筹)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更开创了“康养产业+心理服务”跨领域合作的新范式。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加速推进合作项目落地,共同为云南省健康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作者:王 雪
初审:史丽娇
复审:代晓丽
终审:高 静